科研处
 首页 | 部门简介 | 科研平台 | 科研团队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奖励 | 科研简报 | 管理办法 | 学习园地 | 文档下载 | 学术风气建设 | 学科办 | 学校首页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友情链接
访问量统计: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动态>>正文
隋军副总经理在大庆油田公司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4-05-29 13:43  

2014-5-28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科技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集团公司工作会和油田公司2014年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科技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表彰为油田科技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获奖成果,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员工弘扬“三超”精神,高举创新旗帜,锐意拼搏进取,加快创新步伐,为油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十二五”以来科技工作总结回顾

  “十二五”以来,在油田党委和油田公司的坚强领导下,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公司的总体部署,以服务原油稳产和相关业务发展为宗旨,坚持“主营业务战略驱动、发展目标导向、顶层设计”的科技发展理念,围绕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生产保障、市场开发等业务领域,强力组织攻关,在七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力地保障了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低、深、难” 油气勘探技术取得新突破。创新发展了提高分辨率地震处理、复杂岩性识别与流体评价、近钻头地质导向研制与应用、水平井钻井提速和增产改造等技术,葡平2、齐平2井,获日产※※m3高产油流,进一步证实致密油Ⅰ类资源※※※多吨可逐步升级动用;宋深9H井日产天然气20.8×104m3,首次实现沙河子致密气储层产能突破;古城8井获日产47.8×104m3的工业气流,城探1井见到气测显示,展示了塔东较好的勘探前景。

    水聚两驱精细挖潜技术取得新突破。创新形成了以“四个精细”为核心的精细高效注水开发技术和以“四最”为目标的聚合物驱提效率技术,水驱示范区取得连续4年产量不降、含水不升,提高采收率1个百分点左右的好效果;聚驱试验区干粉节省※※%,提高采收率※※个百分点左右。使全油田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得到有效控制,引领了老油田精细高效开发前进方向。

    三元复合驱技术取得新突破。研制出系列表活剂配方及体系,建立了油藏工程设计、动态调整、清防垢举升、配注及采出液处理五项主体工程技术,工业性试验区提高采收率达到20个百分点以上,满足了工业化推广需要。

    增产改造技术取得新突破。创新形成了直井缝网、水平井体积压裂优化设计方法和配套工艺技术,现场试验见到好效果,直井缝网压裂平均日增油5.2t,水平井体积压裂稳定日产油10t左右,预示了※※吨难采储量有效动用的新希望。

    应用软件研发取得新突破。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复合驱和基于非达西压敏效应等数值模拟软件,为油田复合驱方案设计、外围有效动用提供了技术手段,同时也为油田对外服务提供了技术有形化产品。

    生产保障技术取得新突破。创新形成了长输管道设计施工、“三高”系列射孔器研制生产、表活剂磺化、饮用水水质提升、电网防灾减灾、物联网设计与应用等技术,提升了服务保障能力。

   “走出去”技术取得新突破。研发了高温高盐油藏复合驱油体系,形成了120℃潜油电泵制造等技术和产品,成功进入印尼、乍得、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十二五”以来,累计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95项,公司级640项,其中“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水平井钻完井多段压裂增产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工业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精细高效注水开发技术与示范工程”荣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年来,为保障科技攻关目标的顺利实现,围绕重点突破、高效组织、夯实基础、加快转化、营造氛围等方面,科技管理重点强化五项工作。

    强化项目设计,攻关重点更加突出。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需求开展项目设计,明确攻关方向、重点和目标,科技项目数量由“十一五”期间的600多项优化到2014年的337项,进一步增强了战略驱动目的性。

    强化全过程管理,攻关组织更加高效。增加开题论证和评定验收预审程序,提高了开题和验收质量;靠实试验例会、半年评估等制度,及时跟踪协调解决问题;新增专业技术委员会审核外协程序,外协项目数量由2010年※※项减少到2013年※※项,经费额度由※※亿元降低到※※亿元;构建完善科技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查新检索、开题论证、过程管理、验收评审的全程信息化。

    强化攻关投入保障,研发基础更加夯实。通过用好国家科技创新激励和财税政策,为公司争取经费※※亿元;通过申报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试验,争取科研资金※亿元;建成高效人工举升等3个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配套完善三次采油等5个集团公司先导试验基地,基础研究和现场试验能力进一步提升。

    强化产权保护,专利和利器不断增加。完善攻关全过程成果认定和评价,及时实施专利保护,专利数量年上升8%,三年累计获国家授权专利731项;聚合物驱油等5项核心技术实现了有形化,分层注水等31个单项技术成为集团公司主体技术,172系列潜油电泵机组等5项产品入选集团公司自主创新产品名录。

    强化氛围营造,全员创新深入开展。坚持“科研攻关是创新、小改小革也是创新”的理念,在抓好重大技术攻关的同时,高度重视操作岗位创新实践,通过组织现场交流、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奖励革新成果与个人、举办革新成果展等方式,深入推进全员创新实践。三年取得革新成果5000多项,累计创效2亿多元。

  总结回顾“十二五”以来的工作,油田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集团公司关心关怀、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油田党委和油田公司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广大科技人员攻坚克难、锐意创新的结果。在此,向广大科技人员,向关心支持油田科技工作的各级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油田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当前,随着内外部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油田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技工作的任务更重、挑战更多。

    从外部环境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今年集团公司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把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作为集团公司今后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我们必须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要求,密切联系油田实际,认真抓好推进落实。

    从自身发展看,油气勘探开发还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挑战。资源接替矛盾日益突出,储采平衡系数只有0.6左右,每年提交的油气储量,还不能满足油气开发的需要;长垣主力油田已步入“双特高”开发阶段,采收率已达52%,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达90%以上,综合含水已达93.96%;外围未动用储量品质差,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难以规模有效开发;总体效益呈下滑趋势,勘探开发投资回报持续下降,操作成本刚性增长。

    客观审视面临形势,油田科技创新还不能完全适应业务发展需求。致密和隐蔽油气藏已成为勘探的主战场,已有的认识和技术无法满足新领域的需要;长垣水驱经过多年精细开发,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的难度越来越大;聚驱和三元复合驱技术需进一步完善发展;三类油层及聚驱后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等接替技术急需突破;外围已开发油田控递减和已探明未动用储量有效动用技术尚未成熟配套;天然气有效上产技术还需加快攻关步伐;非油业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外服务技术的附加值还不高;重大项目组织管理、科研条件平台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如何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满足油田持续发展需要,成为科技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公司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制定实施《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努力走出一条以技术换资源、以技术拓市场、以技术谋发展的道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业务发展的引领作用。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方针,坚持“主营业务战略驱动、发展目标导向、顶层设计”的科技发展理念,以提升业务发展能力和创新水平为目标,以解决制约油田发展的技术难题为着力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研生产融合,加快形成优势主导技术保持领先、赶超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储备技术占领制高点的科技支撑体系,为实现油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努力走在中石油乃至国内外同行业的前列。

    主要目标: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到2020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满足油田主营业务发展需求的新技术,培育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继续保持大庆油田在国家石油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创新型企业。

    ——科技创新满足发展需求。勘探开发整体技术水平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工程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特色技术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油田化工等技术突出主营业务需求,研发水平显著提升。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累计形成1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核心配套技术。发明专利年均增长10%以上,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00项以上,制、修订企业标准700项以上。

    ——核心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形成一支总量合理、专业齐全、结构优化、技术领先的核心技术人才队伍。具备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能力的领军人才达到60人,油田公司级专家和技术带头人达到600人。

    ——创新平台建设提档升级。建成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8个、试验基地8个;建成油田公司实验仪器设备和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实验室资源高度共享。

    三、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贯彻落实好《指导意见》,是今后一个时期油田科技工作的核心任务。围绕实现既定发展目标,油田科技工作要坚持“业务主导、部门组织、项目管理、集中攻关”,重点推进十大攻关任务、实施八项管理举措,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油田增储增产、安全清洁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十大攻关任务:

    1、加快油气勘探技术攻关

    针对资源品位低、储层埋藏深、有效升级动用难等问题,按照“深化地质认识、加快工程配套、实现有效增储”的思路,加强松辽中浅层致密油、松辽深层火山岩和致密砂砾岩天然气、塔东碳酸盐岩天然气和海拉尔等外围盆地成藏规律综合地质研究,搞清油气富集规律,优选有利勘探区带;发展完善地震、钻完井、测录井和增产改造等配套技术,满足勘探需求。2014年,重点深化上述四大领域油气藏成藏条件研究,开展水平井钻井导向和流体定量评价等技术攻关。

    2、加快长垣水驱开发技术攻关

    针对剩余油高度分散、措施效果变差等问题,坚持“四个精细”的思路,发展完善井震结合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攻关0.2m级水淹层高分辨率测井技术,扩大层系井网调整试验规模,进一步完善配套水驱精细开发技术,努力控递减、控含水。2014年,重点加快南五区东部、杏三区东部等井网优化调整试验。

    3、加快聚合物驱油技术攻关

    针对部分区块效果比较差、配套技术体系尚需完善等问题,坚持最小尺度个性化设计,及时跟踪调整,进一步深化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开展新型聚合物驱油和低矿化度含油污水稀释常规聚合物现场试验,进一步提高聚驱技术经济效果。2014年,重点做好抗盐聚合物驱现场试验。

    4、加快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攻关

    针对三元复合驱投资成本高、油井检泵周期短、配注及污水处理工艺需要优化等问题,按照“加快成熟配套系列化,推广中不断完善”的思路,重点开展新型体系配方、注入方式优化、垢卡井治理、采出水处理、配注工艺简化等方面研究,实现降低化学剂成本10%以上,工业化应用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2014年,重点做好组分可控弱碱表活剂和微生物污水处理工艺等研究与试验。

    5、加快三类油层和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攻关

    针对三类油层储层发育更差、聚驱效果不佳等问题,按照“寻找方向,探索试验”的思路,加快储层特征研究,加强驱油体系研究与试验,尽快明确三类油层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方法。2014年,重点做好杏二西聚表剂驱和杏二区中部复合驱矿场试验。

    针对聚驱后剩余油更加分散、进一步挖潜难度更大等问题,坚持 “堵、调、驱”的技术路线,深化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攻克新型调堵剂,加快现场试验。2014年,重点做好北一区断东聚表剂驱和南三东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跟踪评价。

    6、加快外围油田有效开发技术攻关

    已开发区,针对单井产量低、开发效果差等问题,加强多学科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完善开发调整技术和增产改造工艺,水驱采收率提高23个百分点;攻关研究中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力争提高采收率810个百分点,进一步改善已开发区效果。

    未开发区,针对储层致密、工艺措施成本高等问题,按照“加快试验,尽快应用”的原则,深化储层渗流机理认识,明确井网井型及合理开发方式;充分利用大规模压裂等技术,实现难采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加强二氧化碳驱开发设计及调整技术研究,攻关采油和地面工艺技术,加快现场试验,尽快形成完善配套技术。2014年,重点加强直井缝网压裂和难采储量有效开发试验跟踪评价,加快榆树林和海拉尔油田二氧化碳驱工业化试验进程。

    7、加快海塔油田开发技术攻关

    针对剩余未动用储量品质差和已开发油田水驱动用程度低的问题,按照“稳中求进加快上产”的思路,海拉尔要完善小断块油藏滚动描述和精细注水调整挖潜技术,实现阶段稳产;塔木察格要发展方案优化设计技术,实现快速上产。2014年,重点开展海拉尔注水开发调整技术和塔19区块油藏描述与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8、加快深层天然气开发技术攻关

    针对储量控制程度低、气藏出水和未开发气藏动用难度大等问题,加强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和砂砾岩储层描述技术研究,攻关排水采气技术,水平井钻井提速、压裂改造等技术快速突破,加快“增气”步伐。2014年,重点开展徐深1区块侧钻水平井、排水采气和中基性火山岩缝网压裂等研究与试验。

    9、加快工程技术攻关

    针对工程技术还不能完全适应致密油气、复杂火山岩和塔东气藏勘探开发需要,按照“提速、提效、提高适应能力”的思路,加快塔东和外围盆地地震成像处理、致密油水平井及深层钻井提速、水平井压裂工具国产化等攻关,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色技术。2014年,重点做好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提速、套管固井滑套多级压裂工艺等研究。

    10、加快其他业务特色技术攻关

    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油田化工等技术领域,按照实用性特色化的思路,重点开展特殊工程施工方法、高效举升工艺制造和新型化学剂研制等技术研究,不断增强服务保障、开拓市场和竞争创效能力。2014年,重点做好50万吨天然气液化厂施工、等壁厚定子螺杆泵制造和复配烷基苯磺酸盐弱碱体系研究。

    八项管理举措:

    1、大力加强系统顶层设计

    科技工作要运用系统顶层设计方法,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科技攻关目标。

    一是加强科技发展战略顶层设计。按照公司可持续发展要求,秉承“三个一代”的战略思想,以业务发展为导向,放眼世界,瞄准高端,对标分析,明确优势,找准短板,编制好科技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技术攻关、资源优化、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等协同作用,保障科技创新协调发展。

    二是加强科技攻关项目顶层设计。在科技发展规划指导下,综合研究分析业务需求、攻关能力、内外部环境、政策导向等因素,开展年度项目顶层设计,确定各业务领域攻关项目,引领业务发展方向。

    三是加强项目组织实施顶层设计。统筹科技资源,设计好项目攻关模式、研究团队、技术路线、合作方式和有形化成果等内容,保障攻关顺利推进。

    2、大力加强攻关模式创新

    技术攻关组织要结合业务发展要求、自身内在特点,以及对研发资源的需求,创新攻关组织模式,加快攻关步伐。

    对于三元复合驱、聚合物驱、致密油开发和二氧化碳驱等核心主导技术,组建固定的研发组织,实施项目部管理,举全油田之力开展强力攻关,快速取得突破;对于体积压裂降低施工成本、旋转导向系统研制等重大关键技术,组成多单位、跨专业协同攻关组,实施课题制管理,以课题长为核心开展协作攻关;对于专业面较为集中的常规技术,按照已成熟的组织方式开展攻关。

    今年,公司出台了《勘探开发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制管理办法》,先行对15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进行试点,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强化配套服务,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确保见到实效。

    3、大力加强技术有形化

    要参照国际先进经验,制定推进科技成果有形化工作计划,尽快将油田核心技术打造成服务主业和开拓市场的利器。重点加强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水驱、聚驱等成熟配套技术有形化升级。在已有的技术手册、宣传手册等有形化成果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智能化和模块化升级,形成配套技术应用软件平台,提高技术商业化应用效果。2014年重点做好聚驱应用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二是加强三元复合驱等攻关完善技术的有形化工作。发挥试验基地的成果孵化功能,在试验推广中尽快形成专利、标准、规范和模式等有形化成果,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014年开展三元复合驱有形化工作,重点建立方案设计标准、设备工艺流程、现场操作规范和生产管理制度。

    三是加强钻采等领域单项工程技术成果有形化工作。强化技术特点有效表征和市场化包装宣传,建立配套的有形化产品,形成先进实用可靠的技术利器。2014重点加强178涡轮钻具等单项技术成果有形化。

    4、大力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树立开放的研发理念,瞄准世界水平,深入开展与国内外先进技术对标,制定实施技术交流与合作计划。

    通过举办两年一次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等国际石油技术会议、一年一次的钻采工艺等国内石油技术论坛和不定期举办的油田内部专题技术研讨会,使公司能够及时把握行业技术发展方向,提高对国际先进技术的掌控能力。

    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深化致密油储层渗流机理等前沿基础理论研究;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加强新型聚合物设计等应用基础研究;与航天、军工企业跨界合作,开展螺杆泵用新型橡胶等新材料、新方法研究;与国际知名石油、技术服务公司和休斯顿研究中心等开展合作,加强国际前沿理论、技术、装备的引进和再创新,快速填补空白。2014年,重点开展与休斯顿研发中心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等方面交流与合作。

    5、大力加强科技投入与基础平台建设

    科技投入和基础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和物质保障,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建设,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建立油田公司稳步增长的科技投入机制,逐年加大对油气勘探、开发和工程技术等重点项目、装备和软件的资金投入,满足科技创新需要。用好国家和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和财税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研究制定“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建设管理办法”,设立实验室、试验基地建设和维护专项费用,形成稳定投入渠道,加快已有实验室和试验基地的升级改造。积极组织申报体积压裂、复杂结构井钻完井等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和致密油气勘探开发、二氧化碳驱油等集团公司试验基地;组织建设实验室、试验基地管理系统,实现实验数据和设备高度共享,加大实验室开放,进一步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6、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油田核心人才少、拔尖领军人才缺乏,不适应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等问题,加强领军、核心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快短缺科技人才的引进。

    领军人才是油田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制定实施核心人才能力提升计划,采取带领团队、开阔视野、减负放权等方式,加速能力提升,将核心人才尽快培养为领军人才。通过担任项目部负责人、课题长和首席专家,提升组织多学科、带领大团队攻克重大技术难题的能力;通过支持出国考察、参加国际会议、国内外前沿技术调研,培养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通过减少行政事务、支持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组建攻关团队,集中精力开展研究,进而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或行业顶尖水平的大师级领军人才。

    配套的激励政策,是培养使用和留住人才的重要保障。公司将探索在专业技术人员职级序列基础上,择机增设油田公司资深首席专家和学科首席专家。油田公司资深首席专家指导重大主导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学科首席专家指导重要学科技术攻关与发展,有关待遇可比照两院院士和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完善科技人才动态管理制度,保证核心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和作用发挥。

    加强短缺人才引进,快速弥补人才短板。要充分利用大庆油田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采取客座制、特聘制、访问学者等方式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建立规模适当的候鸟型人才队伍,满足技术发展需求。

    青年是油田未来发展的希望,要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制定青年人才成长计划,采取师带徒、强培训、压担子、开眼界和换岗位等方式,加快青年人才成长步伐。选好职业导师,打好技能和思想基础;选拔参加中长期高水平系统培训,学习掌握有关专业理论和技术发展,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承担重点项目,增强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推荐到国内外高端科研团队工作,学习掌握世界先进技术;提供生产、科研和管理等多岗位锻炼,形成多角度辩证思维方法,进而努力培养一批适应油田未来发展的接替人才队伍。

    操作岗位员工技术革新是全员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营造氛围,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岗位员工创新创效,成长成才。

    7、大力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

    要进一步发挥油田信息化优势,加大信息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研发效率。

    完善科技情报服务平台,拓展服务空间,为科技攻关提供全面、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建立科研数据支持平台,为研发工作提供全程数据支持;建立科研活动协同平台,保障科研人员跨地域协同配合,提高研发效率。

    8、大力加强科技创新组织实施

    实现科技创新目标,需要公司上下的全方位重视、参与和支持,在组织实施上要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与推进。公司及所属单位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科技创新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为科技创新提供组织、政策、投入和人才保障;各级技术委员会和专业技术委员会要在科技发展规划、项目攻关、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顶层设计和技术把关的作用;公司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构建协调服务平台,为攻关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各单位要围绕《指导意见》研究制定本单位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具体的任务、目标和进度,扎扎实实地把科技创新工作推向深入。

    二是加强研发应用有机融合。公司四院组成的研究开发层、基层试验大队等组成的现场试验层和基层生产单位组成的成果推广层要在各有分工与侧重基础上,相互介入与融合,形成有机的“三位一体”,做实研究应用一体化团队,建立持续改进提升的“闭环”。公司有关部门要探索新技术联合推广、专有技术内部有偿使用、专利“一奖两酬”和成果流失问责等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

    三是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教育引导科技人员把“三老”作为立身之本,把“四严”作为做事之基,把“三超”作为创新之魂,选树创新英才,强化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科技人员自觉投身于石油科技事业的热情;坚持学术民主,让不同学术观点充分碰撞交流,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学术生态;建设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诚信文化,构建健康清新的学术环境。

同志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风雨过后是彩虹,无限风光在险峰。在油田党委和油田公司的坚强领导下,科技系统广大干部员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敢于担当、勇攀高峰,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一流业绩,在不断超越中续写新的华章,为大庆油田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附件【隋军副总经理在大庆油田公司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doc已下载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大庆师范学院版权所有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黑ICP备12004996号
地 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宾西路  邮 编:163712  Email:webmaster@dqs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