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研 专 题 简 报
大庆师范学院科研处 编 总第12期 (2011年第4期) 2011年6月7日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专门会议上,突出强调高校要服务国家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
教育部社科司编辑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2011年第5期)刊发了《深圳大学积极推行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该期简报介绍了深圳大学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先”,大力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方法,积极探索推行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取得良好成效的工作经验。
服务国家文化建设 扎实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
——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专门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教育部副部长 李卫红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大力推进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的号召和大力推动下,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二是以良好的学风和文风,自觉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三是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主题,大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普及。四是关注现实生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五是以人文交流作为大学新使命,为跨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当前,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要求。首先,日益频繁的思想文化交锋,尖锐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迫切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育大学生。其次,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迫切需要提供更多更好的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作品。再次,《教育规划纲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此外,从总体上来看,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高校要切实发挥优势,以服务国家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来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影响。
在新的起点上,必须更好地推进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第一,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升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第二,科学规划,切实将《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落到实处。要深刻学习领会《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科学制定本校“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将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抓紧抓好。第三,创新手段,进一步拓展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的途径和方式。在当今社会结构多元的情况下,推进大众化、普及化工作,要因人制宜,根据需求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要善于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普及方式,使大众化、普及化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有声有色,不断增强感召力与实效性。第四,改进评价,为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高水平学术专著与高水平普及读物都是精品力作;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与高水平的普及文章都是精品力作。高校要加强评价改革试点,根据校情制定实施细则,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大力推进应用研究、对策研究,使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第五,坚持导向,正确处理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中若干关系。首先要防止变质变味,使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走向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其次要防止运动式、一哄而上,造成资源浪费。另外,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还要防止忽视基础理论研究。(来源:教育部网站)
深圳大学积极推行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
近年来,深圳大学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先”,大力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方法,积极探索实践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改进奖励办法,树立正确导向。2007年,学校出台《深圳大学科学研究奖励办法》,改变了以往按成果数量核发奖励的办法,淡化成果奖励重数量、重发表级别的取向,设立了学术创新奖、政府奖后奖、科研成果转化奖和专利发明奖,建立起以代表性成果为评价对象、以学术影响和社会贡献为评价标准的科研水平评价奖励体系。经过几年实践,学校逐步形成了“鼓励创新、注重质量、强调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科研导向,有效地调动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标准。学校摒弃简单以出版社和刊物的级别来判定研究成果质量的做法,建立以服务国家需求、引领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评价标准,特别强调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影响力,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把创新程度作为衡量科研成果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淡化成果的“级别”标准,鼓励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如,《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吕元礼教授著),2007年出版以来,已连续印刷12次,成为大众十分喜欢的畅销书。汪洋、薄熙来等领导先后向重庆地区干部推荐阅读;2010年4月,中组部专门调阅该书供领导和相关人员出访参阅,并将该书列为“现代化城市领导者专题研究班”指定读物。鉴于该书已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学校将之评为学术创新奖一等奖。
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效益滞后显现的特点,学校淡化学术成果评奖期限,规定参评研究成果不受发表时间限制,实行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在全校营造了鼓励潜心治学,反对急功近利的良好学术氛围。如,《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吴予敏教授著)虽出版于1988年,据今已逾二十多年,但该书被认为是中国传播学本土研究开拓性著作,为国内外首部研究中国传播思想的学术专著,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列为研究生必读书目,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该书2008年被学校评为学术创新奖一等奖。
完善诚信公正的评价制度。为切实做到科研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杜绝评价过程中的非学术因素干扰,学校采取“谁申请谁举证”的原则,要求所有参评研究成果必须提供反映学术成果社会影响和学术贡献的佐证材料,并将所有的申请材料和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学校成立了主要由校外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坚持学术主导,同行评议,综合评价。同时,学校大力提倡科研诚信,坚决反对学术造假行为,规定凡弄虚作假、剽窃、侵占他人科研成果的,永久取消申报资格;如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奖励,一经发现,即撤消奖励,追回奖金,公开通报,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来源:教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