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刘洪胜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夹心型杂多酸盐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和催化分子氧氧化性能研究》(批准号:B21171030),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审核,如期顺利结题。
夹心型杂多酸盐催化剂的研究才从最近十多年刚刚开始,其设计合成、种类筛选、催化活化性能研究等成果较少。该项目利用配位化学和分子设计思想,设计合成以具有特殊催化活性的过渡金属(Pt、Pd、V)为夹心带的夹心型杂多酸盐,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将其固载到疏水性惰性有机基团改性二氧化硅载体上,用于非均相体系以分子氧为氧源的催化氧化反应。研究催化剂固载方法与效果、催化活性、催化工艺条件及催化机理,获得固载效果好、可循环使用、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的能够有效活化分子氧的夹心型杂多酸催化剂。开辟杂多酸合成化学和夹心型杂多酸盐催化性能研究的新领域,为开发新型多酸催化剂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项目执行期间发表论文9篇,在Chem. Commun.、CrystEngComm.、RSC Advances等SCI收录杂志共7篇,影响因子大于3的5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旨在促进国家基础研究,培养科技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顺利结题,展示了我校在夹心型杂多酸盐催化剂基础研究上的创新能力,为我校今后在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
下一条:黑龙江省社科联八届三次全委会隆重召开